15天的競選期終於過去,舉國上下等待已久的第十三屆大選也已經落幕,但後續故事陸續有來。
首先,前鋒報的“華人還要什麼”為題的封面報導對華社造成傷害,許多華裔紛紛反控訴,難道我們共處了數十年,大家還不知道我們要什麼嗎?這種言論是過分的,領袖應該要大力譴責,將問題種族化並不能讓事情圓滿結束,只會加劇彼此間的分裂,對國家是很危險的。
首相納吉如果有智慧,就應該知道怎麼做。即使是國陣領袖,也已紛紛開口認為這類種族言論應該到此為止。無可否認的,華社在此次選舉中吹起很強的反風,但如果只是把矛頭指向華社是不正確的,如果其他社會沒有吹起反風,民聯何以能夠拿下這麼多的州席和選票。
納吉首先要面對黨內的逼宮可能,成功過關還要在未來5年收服人民的心。儘管許多人對國陣政府發出不滿,但是如果它懂得改進,我們何嘗不是樂見其成。
再來,公正黨領袖安華說不承認選舉結果,號召今夜的集會,但在今夜之前,民聯勝出的州屬大臣首長已經宣誓,出現自打嘴巴的情況,難道勝出的就承認,敗選的就不承認了?
安華之後表示,主要是不承認有爭議的結果,集會是要抗議選舉舞弊。今夜看新聞,看到網絡新聞第一段寫著:參與民聯選後號召的第一場群眾大會。這是不是說群眾大會陸續有來?如果真是如此,我們是不是要陷入沒完沒了的集會,相比這樣的做法,安美嘉的呼籲更為實際,有證據的個案就上訴。情緒的發洩和力量的展示,一場已足夠。
今天,看到林吉祥說,民聯敗選的8國12州是只以微差票落選,來屆有望攻下這些議席。其實,個人認為林吉祥的態度是比安華正確的,改革畢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,雖然之前看起來入主布城的希望很高,但事實證明人民還未把重擔交託給民聯。
民聯當然能夠以選票巴仙來表達不滿,但國內選區劃分並不是這一兩天才發生的事情,與其在事後多番擾攘,倒不如努力實幹,將監督工作做到最好,寄望下一屆大選。
激情之後,終究需要回歸日常生活,我們總不能每天都為集會而忙。若執意繼續熱炒情緒,難保局勢不會有失控的一天。
民智啟發了,儘管擁有民聯這強大的反對黨監督國陣政府,民眾一樣親自監督國陣和民聯,誰也別以為能夠摒除在民眾審查之外。
我們寄望下一屆的選舉不會再有糟糕的候選人上陣,我們寄望下一屆大選,不必再聽到強打選黨不選人的口號,我們希望能夠以候選人素質為選擇主要考量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